立足学生发展 探索规律教学 南京市小行小学数学组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
作者: 庄维霄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22 | 683次浏览
10月15日上午,南京市数学教研员朱宇辉老师,雨花台区教研室赵贵龙主任莅临小行小学,参加数学组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,指导课堂教学。黄春青副校长和数学组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活动伊始,陈婷老师和朱培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,分别执教了一节三年级的《间隔排列》。陈婷老师大胆创新,通过创行学习单将教材内容整合,放手让孩子探究。通过画一画、数一数、想一想、议一议等开放性的环节设计,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间隔排列的规律和特点。陈老师根据精神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,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任务,有针对性地对精神残疾儿童精细动作和自我表达进行个别化训练,在朱老师的不断鼓励和耐心指导下,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。朱培芳老师借助学历案,围绕核心问题和驱动任务开展教学,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,感悟间隔排列的共同特征,在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中探索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。
组内研讨,首先由两位老师分别交流了本节课的教学设想、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。接着各备课组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价,大家各抒己见,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。
专家点评,朱宇辉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深度的剖析和详实的指导。首先,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的设计理念和个人素养,肯定了小行小学数学组课堂教学的研究态度。特别是陈婷老师,能够结合执教班级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,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。朱老师围绕学历案的设计及应用,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——“怎样排列?”“数量相差几?”出发,对驱动任务和学习评价的优化进行指导。指出在大问题环境下的数学自主学习,教师重在解构教材,将内容进行重组设计。在任务版块的教学中,希望全体数学老师能够践行“面向全体的学习”、“留下痕迹的学习”、“对比交流的学习”,形成独特的行小学习历程风格。赵贵龙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,结合主题“立足学生发展”理念设计教学过程。希望行小数学组老师能够结合朱老师的建议,不断改进,从更高层面思考并进行教学设计,寻求更好地发展。
此次活动,行小数学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。在此后的教学中,我们将立足课堂,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本质,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,探索学科育人的行小路径。
南京市小行小学数学融合教育教学组内研训通知
2020-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
一、活动主题
立足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
二、参加人员
南京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,行小全体数学组教师及融合教育核心组成员
三、会议时间和地点
2020年 11月27日上午(周五)
四、会议程序及要求
时间 | 地点 | 上课内容及教师 | 上课教师 |
8:15-8:55 | 三(5) | 《间隔排列》 | 陈婷 |
9:25-10:05 | 三(4) | 《间隔排列》 | 朱培芳 |
10:20—— | 会议室 | 集中研讨(全体老师参加) 1.上课老师说课《间隔排列》 2.组内研讨交流 3.专家点评 |
提醒:对于随班就读的孩子,老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,根据班里特殊学生的需要,改变教学方法,提高该生课堂参与度。
备注:
1.第一学段观摩陈婷老师的课,第二学段观摩朱培芳老师的课,集体研讨请全体老师安排好课务参与,聆听专家指导。
2.刘长青负责准备好会议室的开水、一次性水杯和茶叶。请余琳老师组织班级学生在午饭后摆放好听课的凳子(每班10张)
3.此次活动三年级张冰钰老师负责拍照,余琳老师负责撰写新闻稿、负责整理会议记录。
行小数学组
2020年10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