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思结合促建模,理解算理促应用南京市小行小学数学组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
作者: 庄维霄 | 发布时间: 2021-04-02 | 572次浏览
算思结合促建模,理解算理促应用
南京市小行小学数学组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
2021年4月2日上午,南京市数学教研员朱宇辉老师莅临小行小学,参加数学组融合教育教学研训活动,指导课堂教学,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活动伊始,余琳老师和谷叶红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。余琳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《乘法和加、减法的混合运算》,主要围绕两个任务进行有层次的教学,引导学生在对比交流中,发现和归纳乘法和加、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。谷叶红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》,主要依托学习历程案,以“唤醒已有经验,初步感受规律——尝试举例验证,初步提炼规律——关注形式化表达,培养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——借助评价,巩固所学规律——回顾旧知,贯通认知”为主线进行教学,谷老师依据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,将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,有针对性地对视力残疾儿童进行及时指导,在谷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,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。两节课,条理清晰,层次鲜明。
组内研讨环节,首先由两位老师分别交流自己的教学设想、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。其他老师各抒己见,结合自己的观课感受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交流。
最后是专家点评,朱宇辉老师对谷老师能够关注随班就读儿童,适时予以教学策略的调整,给予了高度的评价,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。首先,朱老师指出,在计算教学中,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算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,课堂中需要着力突破的是去情境的情况下算理的理解与掌握,而数形结合是其中的关键,对于不完全归纳的课型,可以借助图形、方框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完全归纳。同时,朱老师强调,课堂应聚焦学生的问题解决,重视学生“发现问题——提出问题——分析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”的学习过程,引导学生经历“对比——质疑——再发现——概括”的过程,让学有痕迹,学以致用。
此次活动,行小数学组的老师们在朱宇辉老师的指导下受益匪浅。在此后的教学中,我们将继续立足课堂,围绕学习历程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,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,探索学科育人的行小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