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心之声,陪伴你我----考前心理调适
作者: 孙言燕 | 发布时间: 2021-06-21 | 628次浏览
润心之声:陪伴你我
今日话题:考前心理调适
有这样一个同学,在平时大家遇到难题向他请教时,都可以从容作答,思维敏捷。可是一到期中、期末考试的时候,他的那股沉着、敏捷劲全没了。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,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题漏洞百出,解题时经常会计算马虎、题目看错……很多次都是考试结束后,才突然明白应该怎么做。每次都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,但问题仍然存在,越来越害怕考试。你和这位同学有同样的经历吗?面对考试我们究竟该怎样应对呢?润心姐姐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。
一、影响考试的因素
有人曾做过摸底调查,对20个因素在考试成功中的作用进行排名,结果考场心态、考前心态、考试策略技巧、临场发挥,分别排在第一、第二、第五、第七位。由此可见,考试成功主要靠两个因素:一靠硬件,即平时掌握知识的程度,学习能力;二靠软件,考前的心态、考试中的心态。实力是基础,发挥是关键,它是考试成功最关键、最主要、最基础的因素。一次考试的失利可能是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,也可能是答题的策略和技巧运用不熟练,还有可能是考试中的心态出现了问题,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,不可忽视。
二、考试常见心态及调整方法
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考试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心态,以及应对这些心态的办法,帮助大家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。
1、偏急心态。
考试时,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,刚拿到试题,情绪急躁,没有审清题目条件,慌忙答题,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。正确的做法是:拿到试题,先大致浏览一下,做到心中有数。每做一题,不要急于动手,先看清题目条件,挖掘隐晦信息。根据条件,设计出先求什么,后求什么,再求什么,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。
2、犹豫心态。
一接触到试题,好像有不少思路,但对每一种解题的方法又感到模糊,不知如何是好,犹豫不定,迟迟不下笔,这就是犹豫心态。正确做法是:仔细分析题目,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、有把握的思路,进行解答操作。
3、烦躁心态。
面对一些我们尝试了好几次,但依旧不知道如何作答的题目时,心情就会烦躁不安,再尝试,再失败,烦躁更多了,这就是烦躁心态。这种烦躁心态,不仅堵塞了思路,让自己失去了灵感,更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。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,不急躁,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,继续做下面的题目,等题目答完了再回过头来思考。
4、固执心态。
考试时,对久攻不下的难题,既不愿意放弃,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,苦思冥想,徒然浪费时间,这就是固执心态。正确的做法是:遇到事情想得开,不要一条路走到黑,不要为了芝麻丢了个大西瓜,先把自己会做的题目认真做完并检查好,确保正确了,再来思考难的题目。
5、懊丧心态。
当我们面对不得不放弃的难题时,就会出现一种惋惜心理,形成懊丧心态,这种心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对接下来的考试还有影响。因此我们应该来点“阿Q精神”,也可以观察周围考生,认定“我难他们更难”、“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”以此来调整这种心态。
6、冲动心态
面对难题多次尝试后,忽然来了灵感,豁然开朗,心情异常兴奋,思维失控,就容易产生冲动心态。所以此时需要告诫自己必须冷静,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。
一个人在紧要关头,存在着患得患失的杂念,就很难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本领。自己有一定的实力再加上良好的心态,才能考出好成绩。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,无需畏惧、无需退缩,只有处之泰然,不怕跌倒,才能控制生活的节奏!在期末考试中,愿好运一直陪伴大家!好啦,今天的润心之声就到这里啦,我们下期再见~